白癜风学术交流峰会 https://m.39.net/nk/a_4358150.html◎科技日报记者付丽丽
这是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
年,周恩来总理高瞻远瞩地提出“要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并于年亲自批准下达气象卫星研制任务。我国气象卫星的宏伟蓝图由此铺开。
50年来,风云卫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跨越。迄今,已成功发射17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7颗在轨卫星铸就全球观测能力,综合性能达世界先进水平。
“它是知冷知热的百姓星、自力更生的创新星、联合协同的合作星和服务全球的中国星,为全球防灾减灾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与风云卫星一同成长的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风云气象卫星工程总设计师杨军说。
启航之路并不平坦
年11月,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曙光,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真正进入工程研制轨道。经过10年艰苦努力,年9月7日,风云一号A星成功发射,并获取到云图,引起国际气象界轰动。
风云一号A星首幅图
然而,由于姿态控制问题,第一颗风云卫星只工作了39天便消失在茫茫太空。随后,第二颗风云一号卫星于年9月3日发射,很可惜同样由于技术原因,只工作了天便宣告失效。之后是第一颗风云二号卫星年在西昌基地还未发射便发生爆炸,第二颗卫星在年发射后只工作了6个月便出现故障,第三颗卫星经过改进后仍然只间断工作了1年6个月。
血的教训让中国气象和航天人更加警醒,必须卧薪尝胆,练好硬功。“除了学习和合作外,没有别的出路。”中国科学院院士、风云二号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说。多少技术难关,多少个拼搏的日日夜夜!孙家栋、曾庆存、许健民、陈桂林、李卿、匡定波、许熙、杨建华、钱建梅、徐建平……一代代科研人员,深藏功名、初心相通。
自力更生迎来柳暗花明
披荆斩棘、历经艰辛,风云卫星事业一扫前期阴霾,终于迎来柳暗花明。
年风云一号A星、年风云二号A星相继成功发射,我国正式告别完全依赖国外气象卫星数据的历史,实现了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从无到有的突破。
年风云一号C星、年风云二号C星成功发射,突破了长寿命稳定运行的技术瓶颈,具备了提供长期连续业务观测资料的能力。
年风云三号A星发射升空,极轨气象卫星实现升级换代,搭载的载荷数量由风云一号的1个增加至11个,技术指标与世界同期先进水平相当,我国气象卫星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特别是年风云四号A星成功发射,使东半球成像时间由30分钟提高到15分钟,对中国区域可实现每5分钟一次的观测覆盖,最高分辨率从1.25公里提高到米,依靠其独一无二的大气‘CT机’——高光谱探测仪,在全球首次实现静止轨道大气高光谱垂直探测,我国首次实现天基闪电监测和空间天气多要素监测,综合探测水平国际领先。”说起这些,风云四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董瑶海无比自豪。
不仅如此,他们还创下了多个第一。风云三号D星搭载的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是世界上首台可每日无缝隙获取全球米分辨率真彩色图像;风云三号D星广角极光成像仪,风云四号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这在全球都是独一无二的。
风云三号D星首幅图
“气象卫星应如自来水般长期供应。”孙家栋院士当初的梦想,如今已然成为现实。
杨军透露,受疫情影响,原定于今年发射的风云三号E星和风云四号B星将在明年择机发射。
防灾减灾造福全球
台风、暴雨、强对流、大雾、沙尘……每一次灾害天气过程,都逃不出风云卫星的“火眼金睛”。
“风云卫星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的最主要手段。精密的卫星观测是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时效的关键。”杨军说。
风云三号B星于年3月30日监测四川云南火情
年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年台风“利奇马”、年大兴安岭森林扑火人工增雨……在灾害监测评估和抢险救灾中,风云卫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台风监测中,自风云二号卫星投入运行以来至年8月底,西太平洋生成的个台风、登陆我国的个台风监测无一漏网。
风云四号卫星投入运行后,我国对台风、暴雨等灾害天气监测识别时效从15分钟提高到5分钟,暴雨预警准确率提高到89%,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平均误差从95公里减小到71公里,优于美国、日本等国。
风云四号A星于年5月17日监测黄海海域大雾天气
不只是国内,年6月5日,风云二号系列收官星H星成功发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赋予了它新的使命,使其成为肩负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使命的“一带一路星”,开启了风云卫星国际服务的新纪元。
截至年8月,使用风云卫星数据的国家数量已增加至个(包括7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30个国家已建成风云卫星数据直收站。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未来,风云卫星将为建设国际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杨军说。
来源:科技日报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宋慈(实习)
审核:王小龙
终审:冷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