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白癜风专家照常坐诊 https://m-mip.39.net/pf/mipso_5777894.html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我在中关村:亲历者、见证者、追梦者》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举行新书首发活动后,至今已半年有余,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好评。为了回馈广大读者,从本周开始我们将连续刊载书中“中关村人”的创业故事,讲述他们走过的“矢志创新引领、探索创新驱动、坚持创新发展的‘中关村之路’”。今天就以本书的“序”掀开这个活动的序幕,以飨读者。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时代旋律飞速流转,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身在中关村,这种感受更加直观、直接和直白。
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征程中,有两个“村”注定彪炳史册,成为名副其实的里程碑:一个是农民摁下红手印开启农村改革的安徽小岗村,另一个就是科技人员下海掀起技术变革的北京中关村。
中国第一家民办科技企业、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中国第一个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中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中国硅谷、中国创新名片、全球创新创业风向标……对于中关村,这些“第一”常被提及,赞誉的标签很多,夸奖的代名词也不少,无论标签也好,代名词也罢,都深深烙下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印记。
可以说,改革开放四十年正是中关村创新发展的四十年。
从年“中关村第一人”陈春先访美回来不久,创办了后来成为中关村公司效仿对象的我国第一家民办科技企业开始,到年俞敏洪在中关村一间旧房子创办新东方书写合伙人创业故事,再到年李彦宏回国在北大资源宾馆租房创建百度,年雷军带领初创团队在保福寺桥银谷大厦喝了碗小米粥创办小米……这些探路者、创业者的创业起点、奋斗初心都发生在海淀,发生在中关村,是真正的“中关村人”,他们参与、见证了中关村的风云变幻。
谁曾想到,22年前,我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瀛海威在海淀白颐路树起的“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米!”那块巨幅广告牌,会在拥有8亿网民的今天重新被提及,勾起中国第一代网民对信息高速公路最初的回忆;谁曾想到,20世纪80年代自发形成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90年代开始火热的中关村电子卖场,会在20多年后的今天被市场抛弃,逐步向创新孵化器、创业一条街的方向转型升级,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谁曾想到,白颐路改名中关村大街,海淀图书城成了中关村创业大街,中关村科学城扩大至海淀全域……中关村以其独有的方式完成蜕变和进化,早已不是一个地理概念,不再局限于海淀那几座电子城、写字楼,而是不停地向外输出创新理念,传递着“敢为人先”“不断迭代”“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这也是中关村精神的本质内涵。
从一片田地、一条电子街到一座科学城,这是对中关村创新发展四十年蒙太奇的直观印象,而挖掘一代代“中关村人”、一个个鲜活个体的中关村故事、创业心路,从中提炼和概述中关村精神,需要多重维度、多个视角,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令人欣慰的是,《我在中关村》这本书做了这样一个尝试和示范,选择的样本对象既有历史的亲历者,也有历史的见证者,无论年长的,还是年轻的,国内的,国外的……他们都在中关村,讲述的是同一个中关村故事。
难得的是,《我在中关村》一书里还有不少创业失败再创业的连续创业者,这种敢于冒险、宽容失败也是中关村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与陈春先共同创立公司的纪世瀛所言:“中关村的历史,是成功者和失败者共同创造的,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那些失败的人。”亦联想起电影《至暗时刻》的经典台词——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最宝贵的是前进的勇气。
在中关村创新发展四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一代代“中关村人”用自己的勇气、智慧和血汗诠释、备注中关村精神,用自己的行动、故事和精神召唤、激励更多的年轻创业者去拓荒、去创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面向未来,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在中关村这片理想和现实结合得最纯粹、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密集的沃土,创业的故事在继续,创新的精神在传递,追梦的人始终在路上。
回望中关村创新发展四十年,有的东西确实变了,有的东西不曾改变,变的是外在,不变的是内涵。对于过去,无需长篇赘述;至于未来,也只可意会,因为这是在中关村,因为《我在中关村》。
《我在中关村:亲历者、见证者、追梦者》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编新华出版社年11月
内容简介:
《我在中关村:亲历者、见证者、追梦者》由海淀区委宣传部编著,新华出版社出版。这是北京市海淀区组织创作的首部反映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创新创业故事的图书,是中关村创业故事的集大成者。全书分为“卓越篇”“见证篇”“革新篇”“情怀篇”“活力篇”五个篇章,每个篇章记录了8名“中关村人”,全书共有40位“中关村人”的身影。
该书难得之处在于,内容中还有不少创业失败再创业的连续创业者,并从中提炼了“敢于冒险、宽容失败”作为中关村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视角独特,从“中关村人”这一以“人”为中心的角度进行体例设计,按时间跨度、人物类别、创业历程、生活背景等进行了划分和筛选,力求从不同时间、空间维度来讲述“中关村人”在中关村的故事,通过串联一张张鲜活的中关村面孔来呈现改革开放40年在中关村的生动演绎,实现用最原汁原味的方式讲述中关村故事的创作目的。
今天的中关村早已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成为一面旗帜、一个品牌,一个符号,一种象征,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力军,是中国参与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前沿阵地。
(作者:丁勇)
原文转自:新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