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化八仙桌纸媒歌声飞越大运河 [复制链接]

1#
治白癜风去哪里治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总策划:张徽贞周红红

◆主讲:李炳天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

原总队长作家

常连祥中国音协会员作曲家

赵春伟中国音协会员、市音协

副主席

◆主持:祁凌霄

◆执行:刘伟高海涛

◆摄影:边志明

主持人:

一地必有一地的风情,音乐是这种风情的艺术表现之一。沧州大运河畔的民歌民乐有哪些地域色彩和特点?

常连祥:

沧州地处冀东南,运河沿岸,历史久远,音乐文化灿烂。

大运河作为一条充满智慧与创造力的人工河,是近古以来沧州的母亲河,也是沧州流动不息的血脉。大运河不但灌溉了两岸沃野,促进了经济繁荣,也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融合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沧州以大运河文化为轴心,与东部海洋文化和西部平原文化、诗经文化相辐射,相互融合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圈。渤海湾*骅的渔鼓渔号,白洋淀边任丘的打桩号,南运河泊头的撑船号拉纤号,武术扇音乐《小天台》《丢戒指》,花狸虎歌舞曲《十个字》,高跷音乐《傻小》等,尤其是独特的落子歌舞曲《茉莉花》《放风筝》,更是风靡全国,具有广泛的艺术影响力。

李炳天:

沧州大运河畔的民歌民乐,在地域性、民族性的基础上,流传借鉴性也很大。南来北往的船带来不同的地方文化交流。在为电视文献专题片《飞越南运河》片头曲作词时,我就特别注意了这一点。两段的开头用两个沧州流传已久的童谣引出,融入“徽班进京过此地”,听起来就很亲切了。比如《运河谣》开头女童谣引:(一)“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奶奶抱,奶奶不抱,噔呱一跳!哈哈哈。”(二)“嘎悠嘎悠车,姥姥来接,接了干么去,听戏去,听的么戏,好戏,徽班进京过此地。”

《运河谣》由常连祥老师谱曲,市群艺馆培训部主任赵春伟老师倾情演唱,电视台播出后流行非常快,阅读量突破了百万。

赵春伟:

沧州民歌,从体裁上分类,有劳动号子、小调等,其中小调尤为发达和繁荣。民歌起源于劳动,是人们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它用歌唱的方式表达生活,是中国民间音乐中极具特色的艺术形态,也是老百姓最喜爱的音乐形式。

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开通,为各时期南北方的*治经济文化交流带来了极大便利,包括民歌在内的南方艺术品种跟随经商团队逐渐传到了北方,并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具有了丰富地方特色。

主持人:

大运河畔自古笙歌不断,历史上沧州区域有哪些代表性作品?这些作品在词曲创作、唱腔等方面,体现了哪些运河风韵?

常连祥:

沧州的民歌很多,主要体裁是小调和号子。而北方特别是华北的代表作品《茉莉花》,即是沧州落子歌舞曲的版本。

《茉莉花》是一首人们喜听爱唱的民间小调,人们听得较多的是江浙地区的版本,它最早名叫《双叠翠》又名《鲜花调》,曲调委婉优美,典型的五声调式。据说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曾来到中国收集了许多民歌,并把江南《茉莉花》放进歌剧《图兰朵》的音乐中,从而走向世界。江南《茉莉花》的分节歌词,表达了少女被芬芳美丽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欲弃不舍的爱慕和眷恋之情。也有传说认为歌词是明太祖朱元璋所写,以金钱和美色隐喻权力,是对大臣们的一种警诫。

沧州落子作为河北三大民族民间舞蹈品种之一,传说是张之洞府中家人所传,也有的说《茉莉花》为张之洞的江南小妾所教,但更多还是因运河开通而带来的文化融合。它以竹板、霸王鞭和彩扇为道具,歌词以《西厢记》故事为蓝本。

沧州落子歌舞曲《茉莉花》虽然与柔美的江南版本不同,但属同宗同族,歌词与曲调旋法有很多类似。与江南版相比,沧州落子歌舞曲《茉莉花》有一些下滑音、倚音、偏音和五声音阶的偏音“变宫”等,音域更为宽广,且有一些羽调式色彩。特别是四、五度甚至七度的跳进以及最后的拖腔,更具有典型的北方人豪爽风格,也更适于民间舞蹈的动作发挥。从这里可以看出,同一首歌经过不同地区的迁移和风土人情的熏染,会重新演绎,化作另一种风格。“橘在淮南则为橘,橘在淮北则为枳”,充分说明了民歌流传的变异性。

河号是民歌号子中的一个品种。泊头运河号子相对于其他地方的节奏骨架式运河号子,曲调更为完整,更具有旋律性。它分为打篷号(起帆)、撞阳(逆流拉纤)号、加油号(顺风平缓)、摇撸号(顺流,轻松欢乐)等。船号即是统一指挥、协调动作,以求配合一致的行船令。它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迸发出战胜艰难险阻的决心和坚定豪迈的意志,同时也是被压抑情感的释放和宣泄。领号根据不同场景的需要,多为反映平民生活的即兴唱词和曲调发挥。我改编的独唱伴唱《沧州运河号子》参加过本地演出,也参加过地域性比赛和展演,是河北省金钟奖比赛唯一的创作曲目。

赵春伟:

流行于沧州区域的民歌《茉莉花》就是南北融合的代表性民歌之一。《茉莉花》,本来是一首优美婉转典雅秀丽的江南民歌,后来流传到沧州,又演变成今貌。沧州在历史上是京杭大运河河北段重要商埠,也是南方艺人停留之地。艺人把南方的民歌带到当地,是很自然的事。在流传过程中,演唱者为适应沧州百姓的欣赏口味,逐渐融入地方新元素,从而形成了特色浓厚的沧州《茉莉花》。

沧州民歌《茉莉花》是起承转合四句式乐句、扩展型单段体结构。起句四小节,是主题乐句;承句四小节,是上句的变化重复;转句八小节,旋律加入了新因素;合句十四小节,是上句变化扩展,旋律下行到最低音,在尾字上八度大跳进行到全曲最高音,然后用拖腔形式迂回到调式主音结束。

沧州民歌,蕴含着沧州人的智慧,传承着历史和生活,凸显了地域文化特征,更深化了人们的情感。

主持人:

与大运河有关的新奏新曲方兴未艾,当代沿运河诸多城市的音乐创作呈什么态势?有哪些组织或个人在进行有关创作?取得过哪些成绩?

李炳天:

沧州的代表作不少,比如《一船明月过沧州》《运河号子》《我在江湖等你》等。既有地方戏剧、曲艺的体现,又有民风和地域流行曲的体现,能听出梆子味儿、大鼓味儿、落子味儿等,哼唱或欣赏时,如在运河边上遛达一般轻松闲适。

写大运河,唱大运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踩上时代的节奏。在这方面我体会最深的是《运河吟》的创作。离开沧州40多年后,年回来,大运河建设改造还没开始。那时看到运河一段段的干河床,一块块的垃圾坑、垃圾堆,很伤感。我一开始写的《运河吟》是这样的:“运河弯弯运河长/南运河流过多少惆怅/阴霾蒙蒙白家口/兴济堤内干河床/泊头难寻觅行船动舫/南川楼只诉说昨日风光/啊/时光荏苒我背景离乡/多盼望啊再创辉煌/千里运河船歌悠扬/千年运河文脉传唱。”

令人欣喜的是,近几年,在市委、市*府领导下,各级各部门都重视起来,社会力量和群众也参与进来,一起建设美丽的大运河。经过几年努力,大运河已大变样。今年运河将正式通航,我听了非常激动,连夜写出了《新运河吟》:“运河弯弯运河长/南运河迎来新的通航/涌过狮城到津京/幸福波浪满河床/行船动舫接新娘/朗吟楼又把那情歌吟唱/啊/新水新景美我家乡/我们挥汗再创新的辉煌/千年运河文脉传唱/千里运河船歌悠扬……”

常连祥:

近年来,我致力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