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事关香港风云变幻的这家机构,有了新任掌
TUhjnbcbe - 2024/8/7 23:11:00

今年2月中旬,郑楚明博士接替已服务34年并于近日退休的岑智明先生,出任香港天文台第16任台长。中国气象报全媒体记者第一时间对郑楚明台长进行了独家专访。

记者:首先恭喜您履新香港天文台台长。鉴于广大内地网友、气象界同仁渴望对您有更多了解,您能介绍下个人情况吗?

郑楚明:我于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物理系,取得博士学位,研究课题是量子力学,与现在从事的气象工作很不一样。在毕业前一年,我投考香港天文台,幸运被录用,成为科学主任。工作半年后,我被选送到英国气象局受训5个月,回香港后成为一名天气预报员。受训的经历,目的是让每名科学主任都能认识到预报工作的重要性。

除了天气预报之外,我初期的工作范围还涉及水文、微气象、气象卫星接收系统运作等领域。这期间,我参与“电视天气报告”,当上了天气主播,做了十多年,直至年为止。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的工作领域转向航空气象,并参与国际民航组织相关工作。年至年成为机场气象观测和预报研究组观察员;年至年被选为亚太区航空计划及实施区域组的通信/导航/监察及气象小组共同主席;年至年成为亚太区气象小组副主席。

年,我晋升为助理台长,转为负责公众天气服务;年2月,晋升为香港天文台第十六任台长。

记者:您认为,近年来,香港气象事业取得了哪些进展?

郑楚明:在临近预报方面,年,香港天文台被世界气象组织指定为亚洲区临近预报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近年来,香港天文台积极发展社群版“小涡漩”临近预报系统,供亚洲或其他区域的气象单位采用或试用。年,凭借临近预报服务,香港天文台获得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和第十九届亚太资讯及通讯科技大奖。

在航空气象领域,年7月,香港天文台与中国气象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共同建立的亚洲航空气象中心正式运作,致力为亚洲区内航空业界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此外,年11月,香港天文台开发的“我的航班天气”电子飞行包流动应用程序投入服务,为相关航空公司机组人员提供最新气象资讯。这是全球首个由官方气象机构开发,并获官方民航机构接纳供业界使用的电子飞行包流动应用程式。

图为坐落赤鱲角航空交通管制大楼天台的激光雷达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电话的高速发展,香港天文台亦重点发展官方网页和流动应用程序“我的天文台”APP,向公众发布信息。年,香港天文台的网上服务用量达到1.87亿页次。此外,还积极拓展社交媒体传递气象信息。面对网上资讯泛滥,香港天文台透过社交媒体有效提醒市民留意网上出现的流言,并提供正确的信息。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香港天文台亦引入这项新技术,提升预报技术和加强服务,在临近预报、卫星图像自动辨认大气重力波等方面有不错应用。

记者:近年来,香港天文台与内地、澳门气象部门合作愈发紧密,广大民众能否从中切实获益?

郑楚明:粤港澳三地合作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近年来,三地气象部门合作愈发紧密,在多方面取得了进展:

图为年2月,第31届粤港澳气象科技研讨会暨第22届气象业务合作会议在香港举行。粤港澳40多位气象专家共同就三地的气象研究成果、业务发展和未来合作事宜进行深入交流。

年8月,在中国气象局的组织下,粤港澳三地气象部门合作,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编制《粤港澳大湾区气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为发展大湾区气象事业提供依据。

年4月,香港天文台与广东省气象局、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合作推出“大湾区天气网站”,提供涵盖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以及广东省11个城市60多个地区的7天天气预报等信息,为穿梭大湾区的民众提供便捷可靠的优质气象服务。

三地共同开发以网页为基础的港珠澳大桥气象数据显示平台,已于年10月投入使用。

在粤港澳的气象业务合作基础下,三地实现气象数据交换,并在有需要时进一步共享数据,这对三地监测恶劣天气起着积极作用。

图为针对在针对台风“天兔”的视频会商会上,香港天文台预报员通过视频系统分析预报意见。

近年来,在中国气象局的协调下,三地气象部门针对重要天气过程会进行会商,彼此交换情报,分享三地对重要天气过程的分析和评估,提高三地公众气象服务水平。

记者:为配合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气象合作,香港天文台正在推进哪些工作?

郑楚明:《规划》的主要发展目标,包括气象科技创新、气象深度融合、智慧气象服务、智能网络业务、气象协同观测等。目前,粤港澳三地每年都会通过合作会议和研讨会分享业务和技术经验。香港天文台今后会积极与粤澳加深合作协调机制,共同推进《规划》。

香港天文台正与广东省气象局、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合作建设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落地深圳的中心已于年底运作。香港天文台亦会继续与粤澳一同筹建《规划》中“三中心三平台”的其他项目。

记者:您对未来香港天文台发展,以及与内地、澳门的气象合作有何展望?

郑楚明:在《中国气象局与香港天文台气象科技长期合作安排》(以下简称《安排》)下,香港天文台与中国气象局每两年进行高层管理人员会议,回顾合作项目进展,探讨未来合作的大方向。《安排》有利双方未来持续和更深入的合作。

未来,在《规划》指引下,通过现有合作会议和科技研讨会机制,粤港澳将会进行更密切的交流合作,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发展智慧型气象服务,强化气象协同观测,共同推进《规划》设定的合作项目,构建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体系,最大程度地保护大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生态文明保障水平。

记者: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快速发展,香港天文台如何做好防灾减灾公众教育?未来将如何开展相关科学普及活动?

郑楚明:香港天文台一向非常重视公众教育,每年都会举办开放日活动,通过展览和游戏,让公众学习防灾减灾知识。除此之外,还欢迎公众到香港天文台总部参观,亦会到中小学进行讲座和举办公开讲座。

图为香港市民参与香港天文台举行的科普活动

在重要天气来临前,香港天文台会通过面书、Instagram、

1
查看完整版本: 事关香港风云变幻的这家机构,有了新任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