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广勋:立法限定学生作业量恐难有实效
作者:孙广勋《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9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规定,小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不得超过六小时,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计控制在一小时以内;中小学校应当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9月1日 《扬子晚报》)其实,通过立法或行*文件来规定中小学生的作业量,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比如,去年的9月4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就对中小学生的作业时间作出明确规定,并要求不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可是,看看规定出台后的效果怎么样,孩子们的作业量仍旧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有的甚至是比以前更多了。究其原因,主要是类似的立法规定,说起来容易,却明显缺乏可操作性。试问:怎么来衡量作业量的时间呢?怎么来监督各个学校的实施情况呢?显然很难。谁都知道,目前学生的作业量的确很多,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又有哪个学校哪个老师愿意这样做?又有哪个家长愿意学校这样做?作为一线老师,何尝不愿意让自己的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可是,看看量化的分数考核表,看看领导对学生成绩的要求,再看看家长们的期盼,只有无奈的份儿。当然,提高成绩并不见得非得靠作业加量,但“题海战术”应付考试还是有效的。这也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里,作业量减不下去的客观原因。其实,减少学生作业量关键不在于立多少法、发多少文,而在于探索可操作的具体办法,更在于如何从根本上改造目前只重考试分数的应试教育土壤。如果学生升学不再是高考一考定终身,高考不再是以学生分数论成败,全社会也不再以分数和升学率来评价老师与学校,这样的立法规定才可能起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