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童謠,歲月
TUhjnbcbe - 2021/6/11 7:53:00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來自網絡」

还记得吗,童年那首最爱的童谣。是“拉大锯,扯大锯,老姥姥家,唱大戏”,还是“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生得再早一点,可能是“星期三的早上大雪茫茫,捡破烂的小孩排成一行行。”又或者是“赫鲁晓夫养小猪”,“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图1童谣,是儿时的记忆。初听之时,我们尚在襁褓,初学之时,正是牙牙学语的年纪。我们跟着妈妈学,妈妈小时候跟着姥姥学,姥姥小时候跟着姥姥的妈妈学。念山水,念牛羊,念世情,念玄机。童谣是长辈的青春,是历史的天真,也可以是天才阴谋,儿童的残忍。它是吹了两千年的风,是回忆深处,模糊又美好的一秒钟。大S曾在综艺里和孩子视频:不要怕地震,妈妈给你亲亲。当你害怕的时候,就把妈妈给你的魔法亲亲放在胸口。我爱你宝贝。小孩子并不晓得分辨世界的虚假与真实,他也无法将“魔法亲亲”真的放在胸口。可是他记住了妈妈给他的爱,这种被爱的感受会让他勇敢。朱自清将儿歌分为“母歌”与“儿戏”两种。当你还是个小婴儿时,母亲或许对着你唱过:“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她轻轻拍着你的肩,一边给你喂奶,一边唱了一遍又一遍。偶尔她停下来,低下头,用温暖的嘴唇吻吻你潮湿的脸蛋儿。你并不能听懂她在唱什么,但是感受到自己正被爱着,被呵护着,就笑了。稍长大些,学会了丢沙包、踢毽子以后,我们也学会了新的童谣,是为“儿戏”。童年夏日的午后,蝉鸣声声,热浪滔滔,大人烦躁,孩子们却精神。喝了绿豆汤,几个小孩找块空地,围在一起,边拍手边念:打花巴掌呔,正月正,老太太出门看花灯;烧着香烟儿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枝莲呀江西腊呀海棠花儿呀。打花巴掌呔,二月二,老太太爱吃白糖块儿……或者,女孩子们穿着白球鞋,拉条皮筋,边跳边唱:小皮球,香蕉梨马莲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作家刘亮程在书里写道:“每个孩子都会秘密地珍藏一段最初的人生经历。当这种生活消失时,它已单独地藏在了一个人心里。”童年的一首歌,一段童谣,母亲的一个吻,构成了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基础的热爱,让我们有勇气在这颠簸的尘世中一往无前。最近几年,网上流行“恐怖童谣”。最常听到的,是那首《十只兔子》:大兔子病了,二兔子瞧三兔子买药,四兔子熬五兔子死了,六兔子抬七兔子挖坑,八兔子埋九兔子坐在地上哭泣来,十兔子问他为什么哭?九兔子说,五兔子一去不回来!这首童谣用天真的语气,讲一件谋杀案:小团体中有十个成员,老大生病了,死的却是老五。或许生病、看病都是幌子,大家就是为了合伙算计老五。老七老八助纣为虐,老九假装懵懂,老十不敢出声。如果把“兔子”换成人名,简直细思极恐。类似的恐怖童谣还有《妹妹背着洋娃娃》:从前我也有个家,有亲爱的爸爸和妈妈。有一天爸爸喝醉了,慢慢走向了妈妈……据说,这首恐怖童谣背后有一件真实的血案,令人毛骨悚然。

图2

大多数恐怖童谣的产生,都是为了隐晦地讲述真实,表达无法言说的恐惧与愤怒。欧洲在战争年代就有很多恐怖童谣,多是反战内容。英国有一本童谣集名为《鹅妈妈童谣》,收集了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恐怖童谣,里面充斥着疯子、卖孩子的父母、血腥暴力等元素。当时社会环境混乱,人民生活困苦,惊悚是孩子的日常生活,记录生活的童谣就成了刺进人心的尖刀。孩子是柔弱、天真、善良的,以天真的口吻讲述恶,反差格外强烈,也会流传更广更久。众生危难之时,以童谣唤醒人们心中的柔软,倒不失为一个聪明的办法。人们常说童言无忌,其实都是虚伪。大人最在意童言,害怕“一语成谶”。这大概和童谣的起源有关。《晋书天文志》上说:“凡五星盈缩失位,其精降于地为人……荧惑降为童儿,歌谣嬉戏……凶吉之应,随其象告。”就是说,金木水火土五星移位时,荧惑星——就是火星会落到地上化身为孩童,以念歌谣的方式告知人们吉凶。这就是童谣最初的来源。本是无稽之谈,人们却深信不疑,并被有心者加以利用。比如明朝末年那首著名的儿歌: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据说是李岩为李自成造的谣言,为了煽惑民众。唐朝武则天时期,当时裴炎做中书令,徐敬业欲谋反,首先就要扳倒中书令,于是让骆宾王写了一首歌谣,传入市井: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两片火就是“炎”。裴炎主张还*睿宗,反对立武氏七庙,本来就得罪了武则天,在加上这首歌谣,更显得不像贤臣。没过多久,他被诬谋反,遭斩首。民间也有这样的“机灵*儿”,为了贪些小便宜,就搞些小动作。明朝进士翟永龄进京,没有盘缠,就买了几十斤枣,发给街上的孩子们,并教他们唱:不要轻,不要轻,今年解元翟永龄。童谣流传开来,果然有好奇者、有心者来访,资助些盘缠——多半也是为了巴结。古书记载,翟永龄其人“滑稽多端”,欺负同辈,不是什么正人君子。文化的消逝往往令人遗憾,但是童谣的流失并不一定都是坏事。比如文章开头那首童谣:星期天的早上大雪茫茫捡破烂的小孩拍成行行警察一指挥,冲向垃圾堆破鞋烂袜子直往兜里塞童谣最能反应世情百态,捡破烂的小孩排成一行行显然是旧时代的悲剧剪影。如今的孩子活在蜜罐里,盛世无饥馁,谁懂捡破烂?听不懂的歌谣自然不再传唱。这实在是好事。南方地方从前有一首《老奶奶》流传甚广:老奶奶,精拐拐拐到阴沟不起来儿子打酒来,孙子砍肉来一骨碌爬起来这是嘲笑小脚老太太走路慢,吃得多。如今哪个孩子见过“小脚”呢,哪家会为了老娘吃得多而嫌弃呢,都是老*历了。如今流行的都是些美好而有趣的歌谣: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蛤蟆不吃水,太平年荷儿梅子兮,水上漂孩子们跟着儿歌学数数——如今都流行早教、精英教育了。不过他们大概不能明白,为什么“蛤蟆不吃水”,何谓“太平年”。在当代的孩子眼中,大概五谷丰登就是天经地义吧?很多父母还会教孩子念“自保童谣”:小白兔,上学校,见生人,有礼貌不说话,笑一笑,蹦蹦跳跳快走掉还有:小熊小熊好宝宝,背心裤衩都穿好里面不许别人摸,男孩女孩都知道社会在进步,人们越发重视孩子的人身安全、品德教育和性观念,这是童谣中传达的信息。这个世界越来越好,童谣都知道。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念童谣的熊孩子还和两千年前一样熊。编辑丨逗逗龙-参考资料-朱自清《中国民谣》张岱《夜航船》-特别鸣谢-首圖、图1、图2:秋山亮二《你好小朋友》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誰最中國』微商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童謠,歲月